列车吧 > 列车资讯 > 绿皮火车上的流浪记:从沂南到广州

绿皮火车上的流浪记:从沂南到广州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20 09:28:39

我出生在临沂市的沂南县,那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长的历史。八八年四月,我随同劳务输出的大部队乘坐绿皮火车前往青岛第二纺织机械厂。这座工厂有着深远的历史,早先是国棉六厂的翻砂车间,在六十年代独立成为了现在的厂子。

刚刚进入工厂时,车间主任以一种自豪的口气向我们展示:“全中国的纺织厂都得排队买咱家货!”这句话并不假,厂门口拉货的解放卡车从仓库一直排到延安三路,司机们带着铺盖卷在驾驶室过夜等待提货。

我被分配到了铸造一车间当翻砂工。每天清晨,我就蹲在砂池边上,用木头模具严丝合缝地埋进湿砂里。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我们用木榔头夯砂子,讲究个“三轻七重”——先轻敲定位,再使暗劲儿砸实。砂模成型后得屏住呼吸往外抽模具,稍不留神刮破边角,整块砂坯就废了。

最刺激的是浇铸时刻,铁水工端着通红的大勺从我们头顶晃过,1300度的铁水浇进砂模时,滋啦一声腾起白烟,车间的铁皮顶棚被映得通红。那些年里,厂里的效益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每月工资条都能开到二百三四。头回领薪那天,我把十张“大团结”压在枕头底下,硬是睁眼到天亮。

九零年车间装了吊扇,九一年更阔气地铺了水泥地——要知道之前我们可都是在夯土地面上干活。谁能想到好日子就像浇铸时的铁水一样,滚烫时耀眼,冷下来却快得让人心慌?

九二年开春,仓库突然堆满了生锈的接经机。销售科的人说,南方冒出来几十家山寨厂,价格比我们低三成。有天下班看见厂长蹲在报废的砂模堆里抽烟,火星子明明灭灭映着他半白的头发。九三年开工资的日子,财务科窗户贴出白纸黑字的停产通知,比砂模上的冷却裂纹还扎眼。

离厂那天,我和七个工友凑钱在营口路市场买了散装啤酒。二车间的小赵醉醺醺地掰着指头算:“五年,咱给国家造了十一万台接经机。”后来听说他去即墨开了汽配厂,去年微信群里晒了宝马钥匙。我们这拨人里,有跑运输的,有开面馆的,还有个在城阳搞直播带货的——他直播间卖的爆款,居然是改良版迷你织布机。

上个月老同事聚会,当年浇铁水的王师傅抹着眼泪说:“厂子没了,可咱在砂模里夯出来的手艺,比铁水还经得住淬炼。”这句话让我想起九二年那个暴雨夜,我们二十几个青工守在车间抢救漏雨的砂模堆,浑身湿透却没人提前下班。那种攥着劲儿往前冲的心气儿,倒是跟着我们走南闯北,再没丢过。

下回跟大伙唠唠,我想告诉他们我怎么在台东夜市支起煎饼摊,还意外捧红了“铁板接经机”的网红吃法。

绿皮火车上的流浪记:从沂南到广州
最近查询列车车站
最近查询列车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