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超米字型高铁网络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9-27 00:45:26
重庆的高铁网络革新
重庆正构建一套更为先进和高效的“超米字型”高铁网络,以提升城市间的交通效率并扩大其辐射范围。该规划旨在到2035年前实现全市所有区县都能便捷地连接到铁路系统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覆盖八个方向的14条高铁线路。以下为详细的规划内容与当前进展。
一、总体架构及战略目标
1. 网络规模
- 高铁线路数量:总长预计超过2300公里,包括通往成都、兰州、西安、郑州、武汉、长沙、昆明等城市的线路。 - 时间框架:计划实现“一小时可达成都或贵阳,三小时内可到达周边省会城市,六小时内能抵达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目标。此外,预计到2027年时,全市各地区均能在两小时内抵达主城中心区。 - 短期目标:至2025年6月,建成西部最大的高铁枢纽站——重庆东站,设计为15台39线规模,每年可服务超过五千万人次的乘客流量。
2. 枢纽建设
- 重庆东站:计划于2027年底前完成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 - 重庆站:预计在2027年与渝厦高铁同步启用以加强城市中心区域内的交通连接。
二、八个方向的线路布局及进展情况
- 西向(成都):成渝高铁和正在建设中的成渝中线高铁,预计2027年开通,实现成都与重庆之间的直达交通。
- 西北(兰州):规划中的兰渝高铁将填补甘肃至重庆的高铁空白区域。
- 北向(西安):西渝高铁(分别经达州和万州),预计于2027年前通车,届时可实现重庆三小时内抵达西安。
- 东北(郑州):已开通的郑渝高铁连接了两地,目前从重庆到郑州需要大约四个小时。
- 东向(武汉):由渝万城际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宜涪高铁组成,预计2030年完成,届时将实现三个半小时内抵达武汉。
- 东南(长沙):包括已通车的渝厦高铁重庆段以及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的黔吉高铁项目。后者计划于2027年前开工,建成后可大幅缩短从重庆到长沙的时间至两小时半以内。
- 南向(广州):现有渝贵铁路与规划中的渝贵高速铁路共同构成通往广州的通道,目标是在未来将通行时间控制在五个小时内。
- 西南(昆明):包括已经部分开通的渝昆高铁,预计2027年前全线贯通,届时昆明至重庆只需两小时半左右即可到达。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
1. 区域联动升级
- 渝东南地区的旅游业将因渝厦高铁的开通而得到显著推动。黔江地区在该线路上半年吸引了超过150亿元的投资,同比增长了三倍。 - 成都和重庆之间的中线高铁计划于2027年通车,这将进一步促进两城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2. 物流效率提升

- 高铁网络的建设释放了普通铁路的货运能力,使得成渝两地之间的货物运输量提升了40%,有助于“川货出川”的战略实施。
四、未来规划与挑战
1. 关键工程项目时间表
- 2027年:西渝高铁和渝万高铁预计通车,届时忠县、开州及城口等地将能在两小时内抵达主城中心区。
- 2030年:“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11条线路全部贯通,重庆铁路枢纽全面接入国家“八纵八横”的交通网络体系中。
- 2035年:实现全市所有地区和县都能便捷地连接到铁路系统的目标,并形成亚欧大陆的快速通道。
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兰渝高铁尚未列入国家规划,需要争取在“十五五”期间获得立项批准。
- 渝贵高速铁路项目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
总结:西部交通枢纽的黄金骨架
重庆通过实施多个方向350公里/小时的高铁通道建设、枢纽站与城市融合发展策略以及填补区域内的交通空白,正逐渐从一个内陆地区的中心转变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节点。未来十年内,随着黔吉高铁和兰渝高铁等关键项目的落地,重庆将形成“136”全国通勤圈,并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