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火车站,破旧与古朴的完美结合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8-31 08:00:26
海参崴火车站以"破旧"和"古朴"并存而闻名。老旧的砖墙上溢出一道道霉斑,如同未干透的水墨画。木质座椅上的裂缝里钻进了半片枯叶,连售票窗口的铁栅栏也被锈蚀得波浪纹起伏。站在那里,仿佛回到了1980年代的老家县城火车站——空气中飘散着煤烟和铁锈混合的味道,令我不禁想起记忆里奶奶牵着我赶早班车时闻到的味道,一模一样。
站台上的铁轨还保留着明显的弧度,枕木被多年来的脚步踩得发亮。穿着蓝布工装的工人蹲在道边敲打铆钉,锤子的重磅声与远处货轮的汽笛交织在一起,令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听到的火车进站铃音——几乎相同。墙上的时刻表是手写的,粉笔字被雨水淋湿得毛茸茸,却比电子屏更令人安心,就像小时候村口的黑板上写着"今日有雨"的字迹再潦草,也藏着最实在的惦记。
最让人动情的是候车室里的长椅。深色木纹里嵌着无数人的体温,有沙俄军官的马靴印,有苏联女拖拉机手的头巾线头,或许还有几十年前中国边民留下的烟蒂烫痕。在我坐下时,旁边的老妇人正用围巾裹着热水瓶,瓶身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磨得只剩轮廓,却突然令我想起外婆总揣着的那个军绿色水壶,走亲戚时永远装满凉白开。

原来破旧从不是缺点。那些掉漆的墙壁、吱呀作响的吊扇、手写的站牌,都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每个年代的火车站都长着相似的模样:装着离别的眼泪,载着重逢的期待,把普通人的日子熨帖地铺在铁轨上。海参崴的铁轨通向欧洲,我老家的铁轨连着省城,但站在月台上望过去,远方都闪着同样的光——那是无数人曾眺望过的、关于远方的想象。
离开时,老式蒸汽火车头鸣了声笛,白汽裹着煤屑漫过站台。恍惚间,好像看见年轻时的父亲背着帆布包从雾里走来,他要去的远方,与此刻我脚下的铁轨尽头,有一种奇妙的重叠。原来所有的火车站,从来都不只是交通枢纽,它们是时光的渡口,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相似的场景里,遇见彼此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