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与绿皮火车的对话;慢与快的两种美好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9-02 00:35:35
青春的味道与高铁—慢与快的对话
我坐在高铁上,窗外景色快速掠过,模糊成一片连续的色块,莫名有点感慨:“现在的出行是真的快了,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从合肥去北京,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还记得当时的自己被父母轮流抱在怀里出了远门。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火车吃的盒饭(那会儿觉得味道很不错),窗外的景色,也记得到达后的疲惫。
绿皮火车上上什么都有,车厢里弥漫着各种味道,乘客们挤作一团,行李架上塞满了各色包裹。列车哐当哐当地前行,每遇小站必停,还要频繁停车让过路的动车高铁,晚点已成了它的特色。车上不认识的人也总能聊到一起,吃到一起,曾经我爸还能喝点小酒的时候是非常喜欢坐绿皮火车,他可以带一点点小酒,一些卤菜,在车上与同行人一起吃喝,一起聊天,一起回忆往昔。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不太能理解的,原来陌生人之间也如此有人情味。
今年7月成为一名失业人员,本着省钱的想法再次选择了绿皮火车出行,18个小时的卧铺还是很舒服的,也当找回很多年前的熟悉。可能因为是卧铺,也可能不是高峰节假日出行,绿皮火车上的环境感觉比小时候坐的好了不少,唯一不习惯的是车厢连接处可以抽烟,对烟味还是不太习惯。有一点没变得是它果然如预期一样晚点了,差点没赶上后程的高铁。
现在,科技发展,高铁终究改变了以往的一切。
银白色的车身飞速穿过大地,车厢内人人低头看着手机或电脑,不知道是在做自己的热爱,还是在做无奈的牛马。偶尔有小孩哭闹,也会被家长制止。乘务员推着售货车轻盈地走过,再不需要费力地挤过人群。窗外风景飞逝,来不及看清一片田野的模样,就已经到下一个河塘。时间被压缩了,空间被拉近了,却不知为何反觉得更加忙碌,人们变得更加陌生了。
快当然有快的好处。高铁让原来二十小时的行程,如今不过三四个小时。人们不再需要带着大量食物上车,不再需要为了一席之地争抢,不再需要忍受漫长旅途的煎熬。它精准得像钟表,说几点到便几点到,从不误事。它改变了人们对距离的认知,相邻的城市也变成更近了。
但是慢有慢的美好。绿皮火车上,人们面对面相处,一起交谈,共享食物和故事。那哐当声催眠了整车厢的人,让彼此在朦胧中生出一种同舟共济的情谊。那些小站上下的旅客,带着各自的故事匆匆出现又消失。慢,允许人们思考,允许人们停留,允许不那么快到达。
目的地到达,我在站台上停留,看见不远处停着一列绿皮火车,正在上客。突然脑海里清晰了起来,原来这个世界从来不需要在快与慢之间做出绝对选择,需要的只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高铁是现代中国的缩影,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绿皮火车何尝不是另一种写照,厚重、包容、充满人情。它们奔跑在同一片天空下,仿佛时空交错中的对话。而人生在世,有时需要快马加鞭,有时不妨慢品闲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