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走向 江苏拟建280公里高铁,连接淮安、泰州、常州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7-31 20:34:52
江苏拟建一条高铁,南北走向,连接淮安、泰州、常州,长280公里
2025年3月28日,一份280公里的高铁规划在长三角地区引发热议。这条串联淮安、泰州、常州三市的纵向通道,被寄予打破江苏南北发展壁垒的厚望,却在项目推进中遭遇多重现实考验。

据悉,该线路北起淮安东站枢纽,纵贯宝应、兴化等县域经济重镇,在泰州南站衔接盐泰锡常宜铁路后,借助在建的常泰长江大桥直抵常州南站。建成后将实现苏北腹地与长江经济带的"硬联通",理论上可缩短淮安至常州通行时间至1小时以内。

然而多方消息显示,这条被标注为"十五五重点工程"的高铁,正面临省级协调机制与国家级审批的双重压力。争议焦点首先指向地方协作困境。尽管常州在2025年初率先成立专项工作组,承诺年内推动项目入规,但淮安、泰州两地尚未形成联动机制。

有知情人士透露,泰州正全力保障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而淮安更关注京沪二通道建设进度,三市资源调配存在明显温差。这种"单兵突进"的态势,让省级部门在项目论证会上多次强调"攥指成拳"的重要性。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技术层面重复建设质疑。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规定,平行高铁线路需满足既有线路利用率超80%的硬指标。然而数据显示,连淮扬镇高铁淮扬段当前利用率不足50%,而盐泰锡常宜铁路常州段尚在建设中。
铁科院专家在评审会上直言:"既要避免资源浪费,又要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这个平衡点需要更精准的测算。"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在争议中仍显现强大生命力。
规划方案显示,线路在淮安衔接徐宿淮盐铁路,在常州联通沪宁城际,形成纵贯江苏的"脊梁骨"。特别是常泰长江大桥公铁两用设计,可使高铁列车跨越天堑直抵沪宁核心区。
兴化市发改委负责人受访时算了一笔账:"项目建成后,我们特色农产品到苏南市场的物流成本可下降30%,这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实质意义。"面对"重复建设"质疑,设计团队拿出差异化方案。
相较于连淮扬镇高铁250公里时速,新线拟采用350公里标准,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京沪二通道复线。而常州方面提出的"高铁+产业"融合方案,计划在武进南站周边布局智能装备产业园,试图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
这些创新思路能否化解审批障碍,尚待国家层面最终拍板。 当列车穿行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跨越滔滔长江水,这条钢铁动脉承载的不仅是千万人的出行期盼,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当下,江苏能否交出这份南北融合的高分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