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上的温暖邂逅:与彝族家庭的一段难忘旅途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6-18 19:45:28
上周,在从西安开往青岛东的绿皮火车上,我遇到了来自四川西昌的一个彝族家庭。这家人共有11口人,刚在甘肃完成洋葱收割的工作,正准备前往山东某农场进行萝卜收获。
坐在对面的是一个26岁的女子,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她可以用普通话流利地交流。她的第三个宝宝才一岁半,皮肤干燥且黝黑,但非常聪明活泼。
“这些衣服都是手工定制的,价格不菲。儿童款就要一万多元,银质饰品更是昂贵,从三五万到十几万元都有。富裕家庭可能每人都有好几套这样的服装。”她还给我看了手机里孩子们的照片。
我惊讶于彝族传统服饰的价格,并且了解到少数民族家庭通常人数较多,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套这样的衣服,花费将是巨大的。
我还得知,在他们的文化中,父亲被称为“啊达”,母亲称为“阿姆”。但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叫她“妈妈”。“我们这一代人接受过教育,会讲普通话。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说标准的汉语。”她说。
女子向我展示了自己手工制作的背带,用于在工作时背着儿子。我也愉快地与她的宝宝互动玩耍,并用简单的幼儿游戏和他交流。
当列车员推车经过卖糖果时,我给彝族的小娃娃买了一颗奶糖。小娃娃开心地把其中一颗分给了我,妈妈看到后笑了,我也被这温馨的场景感动了。
一个半小时的旅程虽然短暂,但让我与这个彝族家庭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了解到了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旅途中遇见的人总能带给我们新的视角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