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才子与丑姑娘的爱情跨越:从贵州到北京,烧伤痕迹到千万销售额的品牌故事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5-12 13:35:05
在2006年的夏天里,一位来自贵州山区的女孩滕子英,怀揣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拿着火车票,手指紧握成拳,用力到指甲刺入掌心。她穿着褪色的碎花布外套,低头看着鞋尖上的补丁,仿佛在努力掩饰内心的忐忑。
当火车缓缓驶进站台时,广播里传来了一个声音,那是北大中文系高材生陈长志的声音:“穿蓝布鞋的姑娘,我在出站口等你——陈长志不在乎你长啥样!”候车厅顿时沸腾起来,人群像潮水般分开,露出角落中颤抖着试图逃离的滕子英。

这个勇敢的年轻人,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当众表白了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孩。滕子英望着自己的右脸,那里留有五岁时在山上烧猪草时被火烧伤留下的痕迹。她转身想要逃走,却被陈长志那双沾满钢笔水的手紧紧抓住:“信中说好要带你去看未名湖的荷花。”他用遮阳伞为她挡着阳光,衬衫后背已被汗水湿透,但他却把全部的关注和温暖都倾注在了她的身上。
经过三个月的资料查询,陈长志得知北京八大处整形医院能够治疗烧伤。在三次手术期间,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每天凌晨四点就在寒风中排队挂号,甚至被黄牛推搡到眼镜破碎,但他的心中始终坚定地为滕子英着想。
2007年的婚礼上,他们的婚房只是一间北大教工宿舍里7平方米的小隔间。陈长志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下了喜联,墨汁不慎滴落在泡面碗中。滕子英将苗绣头帕紧紧地盖在自己的疤痕之上,但他却立刻掀开了她的遮挡:“戴这个怎么亲新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宾客的笑声中,她第一次没有用手去掩饰自己的脸庞。
2014年的一个寒冬,催债电话在出租屋内响个不停。陈长志因投资失败而欠下了80万元债务,蜷缩在没有暖气的阳台上抽着烟。滕子英默默地收拾起苗绣样品,注册了淘宝店铺“黔绣坊”,她白天奔走在山区寻找绣片的传承人,晚上则在快递堆中忙碌回复客户的需求。

有次疲惫到昏倒时,她的手机还紧握在手中,屏幕上显示着还未发送完的广告词:“每一针都是大山女人的故事。”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的秋交会。陈长志重新拾起了笔,将苗绣背后的故事写成了展板上的文字。仅仅两小时内,一位韩国客商就当场下了300件绣品的订单。

夫妻俩紧紧相拥,泪水流过他们的脸庞,展板上还粘着滕子英手写的拼音注释——那是她在学习韩语时为方便理解而标注的内容。
如今,他们的童装品牌年销售额突破了千万大关。但那间位于海淀区的7平方米婚房,始终没有从他们的生活中退去。每年结婚纪念日,陈长志会带着妻儿回到那里住上一晚。去年在直播带货时,有位网友刷屏提问“老板娘如何保持年轻”,滕子英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脸:“这是我价值千万的疤痕,专门对抗那些只看外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