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交线路运营或存问题
分类:列车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20 12:18:27
一、运营模式解析:坊间流传的一二期并网后的官方模式为“埠南路与天水火车站1:1投放”,即在埠南路和火车站设置等量站点。然而,实际上采用的是以新三中至埠南站为主线,阳坡东站到火车站为支线的1+1模式运行。
二、运营方向识别:二期车站东向上行显示“开往埠南路”的信息,这表明并网后主要线路布局是以此为主。阳坡东站改造后的上行折返能力也印证了这种以新三中至埠南站为主线的模式,并且辅以阳坡东站到火车站为支线的结构。
若采用1:1模式,保持阳坡东站向火车站方向与埠南路方向现有发车间隔时间不变,则阳坡东站西行方向车辆密度将翻倍。这种做法在运营成本和行车组织上均难以承受。而1+1模式则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采用该模式,尽管从市内到火车站不再有直达车,但乘客需要从阳坡东站换乘。新旧站台间的位置安排对乘客来说可能不够方便。特别是在高峰期,双向客流的组织可能会引起拥堵。渡线折返使得部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调整方向以返回火车站,这影响了运行效率。

南站方向过来至火车站方向的乘客则需从北侧旧站台下车后步行到新站台乘车。与之相对应的是,火车站方向来的乘客也需采取类似方式上车。
虽然1+1模式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运营初期,这种安排是可以接受的。随着实际运行情况的变化和深入理解,后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